[按:偶然读到张庆东同学推荐拙作两首。张庆东,现为安阳师范学院06级中文系学生,1985年生于南阳市新野县,家住农村,最早在14岁试写古体诗,18岁开始新诗创作,2007年与校友组织“壹個人”诗社,笔名隆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c76c0100a9wj.html——安]
在法源寺
作者:安琪
他们在法源寺外探头探脑
这些令人不安的乞讨者在法源寺外探头探脑
妨碍了我步出法源寺
雨中的法源寺
清冷而萧瑟
有如谭嗣同被捕时的清朝天空
他们就在外面等着我
这一群肮脏的乞讨者
密谋的眼神住进了一个个令人不安的传说
为了安抚害怕我和一个陌生人逃了出去
在他们的包围中我跑得比风声还快
2004年5月2日
(发表于《诗选刊》2005年2月号)
[张庆东短评]
评这首诗时,真后悔没一口气把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读完。虽然谭嗣同这个人物在《北京法源寺》中被浓墨重彩地描述,但《在法源寺》这首诗里,他只是作为遥远的历史背景出现的。历史和现实是有距离的,游客和乞丐也是有距离的,虽然他们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游客游览法源寺也许是为了在历史的寻访中暂别惯性下的现实,但“乞讨者在法源寺外探头探脑”显然在她的计划之外,使她猝不及防、无所适从,所以会“令人不安”。正是乞讨者的出现,强化了游客的历史悲性意识,而“乞讨者密谋的眼神”,又加速了游客逃跑的步伐。谭嗣同作为历史上的悲剧英雄,是令人向往的伟大的象征,但面对乞讨者的包围,“为了安抚害怕”“跑得比风声还快”,又一下子暴露了游客渺小的心态,使她与伟大擦肩而过。谭嗣同当年参加维新变法不过是为了解救民众于水火,他被捕与砍头的场合定然少不了“肮脏的乞讨者”的围观,可几个世纪过去了,在当今的“大好形势”下,乞讨者依然“令人不安”地出现在各种场合,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伟大的必要性。在诗中反复出现的“令人不安”的字眼无疑具有深深的暧昧的含义。
————————————————
在白塔寺
作者:安琪
在白塔寺,我聆听导游教导我们怎样朝拜
双手合十但要留一些空隙
因为我们都是对菩萨有所求的人
先举过头顶朝拜三下
表示问候
再放置嘴边朝拜三下表示请求
最后放到心口朝拜三下表示感谢
在白塔寺,我按照导游教导我们的方式绕塔
13圈,顺时针
我完成了这些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宁
我想成为与传言中不一样的人
在白塔寺
无数个我渐渐回拢过来成为我想要的那一个我
2004年5月2日(发表于《诗选刊》2005年2月号)
[张庆东短评]
到底什么是“我想要的那一个我”?
对诗人而言,她要“与传言中不一样”。“在白塔寺”,她让自己混迹于朝拜的人流中,她也把自己归类于“对菩萨有所求的人”,她虔诚地“聆听导游教导”“按照导游教导”“完成”了仪式化的朝拜。
诗人本是个性的先锋,她是“无数个我”的主人,“在白塔寺”,她却把自己打扮得“泯然众矣”,这还是诗人吗?
诗人的标准还有吗?
答案是肯定的。“与传言中不一样”只是个形式问题,就好像人们只追求表面的个性。表面的个性不是真正的个性,因为它常常会陷入自相矛盾。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其实,诗人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我完成了这些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宁”。有些人“对菩萨有所求”可能为名为利,但诗人只求得内心的安宁,这就显出了与众不同。
内心的安宁才是“我想要的那一个我”。
张庆东,恰同学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北京法源寺(随笔)/安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0a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