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女子诗报网 >> 小说随笔评论 >> 正文
动 态 信 息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鄙俗时代”与“神性…
普通文章中国十佳女诗人揭晓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09…
普通文章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
普通文章英国最受器重诗人获得…
普通文章毕淑敏推出儿童文学《…
普通文章陆天明:我和我的父亲…
普通文章印地文版《西游记》出…
普通文章索尔仁尼琴另一面
更多内容
最近更新文章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2010年年鉴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10…
普通文章“新好男人写作”诗选…
普通文章意识的空间——对女性…
普通文章请记住这群女人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论坛对“新红…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我看女子诗歌或女性诗…
普通文章祖 国
普通文章曾经居住在很远的地方
更多内容
封笔之作:个体生命的独白         

封笔之作:个体生命的独白

作者:罗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66 更新时间:2009/11/9 20:59:08
   

封笔之作:个体生命的独白
——《借我一生》简评

余秋雨一直以文化散文风行文坛,而《借我一生》却以“记忆文学”的命名开辟了另一视角,他一改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书中的恢弘叙述,换成一种更具有鲜活生命的视角,这部他命定的“封笔之作”可以说是他个体生命的独白,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记忆对过去所有作品的一个总阐释,是他立足当今对过往几十年文学生涯的一次回顾与总结。
之所以命名为“记忆文学”,当初余先生写这部书时,便是有其独特感触与设想的。他萌生写此书之念头是他父亲逝世后整理其遗物和笔记时发现,父亲其实有着自己非常不熟悉的一面。所以他觉得每个人都有着即使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一定了解的思想和回忆,这使他决定尝试着以一种记忆的方式写作一部作品。这部四十余万言的巨著让人在飞扬飘洒的文采之间“找回了一份失落已久的心情”,余先生以行云流水之笔墨妙手拈来,使遥远的历史和如烟的往事扑面而至,他从自己的童年、少年到大学,一直写到当戏剧学院院长,以及他写作文化苦旅、山居岁月、千禧之旅的历程,让人在其中品到的虽然没有哲学的高深莫测,没有文化散文的恢弘阔大,也没有小说的离奇曲折,但其中所娓娓道来的都是普通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难怪有人评价他:“历史这块大幕被他裁成了一件便装,着装者便是他自己,上面涂满极富个性的色彩,借芸芸众生之碎影成他一生之传奇,其事并不壮观,其情足可感怀。假如你身心疲惫,它能给你以轻松和超越;假如你于人生之途茫然无着,它能给你以温慰和疏导。”这也许是他通过“记忆文学”亮起的一道个体生命独白的独特风景。
另外,在这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往“不分辩”的态度,首次回应了一直以来文坛上批判甚至攻击他的诸多“罪状”。譬如余先生在书中第二部分用10万余字的大副笔墨陈说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坚称自己“从来不是‘石一歌’的成员,从来没有参加过‘大批判写作组’”’,“那段时间我在外地军垦农场劳动,没回过上海一天”,“谁要说我是‘石一歌’的成员,就是对我的诬蔑。”有人说他是为自己辩护或者是开脱“文革罪责”,其实他也是个普通人,他在其创作生涯中遭受了太多谴责与挑剔,在这“封笔之作”中他为自己说几句话乃人之常情,是他以自己几十年的生命对抗一个喧嚣时代的“独白”,是他作为个体存在对“整体真实”的拒绝与反讽!
《借我一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性人生回忆录”,是余先生生命历程的记载与剪裁,是一个散文大家风雨几十年的个体生命的独白与见证。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我要留言|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8-2011 女子诗报网(nvzishibao.com)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女子诗报 本站技术维护:顾方软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