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动 态 信 息 |
|
|
最近更新文章 |
|
|
|
|
|
|
一个诗人对当下的文化凝视——读刘春随笔《让时间说话》 |
热 |
|
一个诗人对当下的文化凝视——读刘春随笔《让时间说话》
|
|
作者:罗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72 更新时间:2009/11/9 20:58:54 |
|
一个诗人对当下的文化凝视
——读刘春随笔《让时间说话》
同大多数读者一样,刘春是作为一个诗人进入我的阅读视野的,认识他的时候别人也是介绍:这是广西著名诗人刘春。也许是被他的诗歌迷住的缘故,他送给我的随笔集《博尔赫斯的夜晚》和《或明或暗的关系》我并没有非常认真地解读过,只不过当作他诗歌的副产品泛泛而读,而最近这本随笔集《让时间说话》,由于帮他找过一些错字,在近距离的阅读中,另一个视阈的刘春也吸引了我,我禁不住为其文字的沉稳、阐述的精到、视野的开阔与深邃以及见解的老练与犀利打动。他站在时代与文化的高度上思考并直指当下文坛的一些症候,外在的话语时空与内在的话语力度相结合,言说着这个时代文坛的一些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与内幕,给了我很多思考与省视。
我非常喜欢这个随笔集中的第二部分,刘春在这里以一个诗人独特的对文坛现状的敏锐,站在文学界的前沿思考与言说着当下的一些尖锐的矛盾与问题。如他在《别拿容貌说事》中为“美女作家”的正名及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当了教授又如何》中批判当今学院派学者们为了评教授买版面发表文章的现象,《你属于哪一边》对“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写作纷争的思考与辩解,《过气的“圈养”》中对作家的签约制度的讨论与思索,《谁比谁更垃圾》对自费出版作品集以争得功名利禄的批判,《批评的堕落》指出了批评界和批评家的堕落,《走,圈地去》
把笔探入文坛“圈地”运动,《想挣钱就改名吧》指陈了通过“改名”粗制滥造文学消费品迎合市场消费的丑相,等等,都如一把手术刀,解剖了这个以市场为主导的消费社会中文学存在与发展的生态景观,亮给我们每个读者的是当代文坛一些让人痛心疾首或是啼笑皆非的病症和文学生存本相。也许是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练就了他这副穿透力非常强的双眼和笔墨,他决没有故作高深,却引人于其不激不愤、不夸不躁、朴实平淡的言说中思考一些高深的问题。
《让时间说话》的其他部分涵盖亦非常广,涉及到对文化界一些现象的思考,对一些作家诗人的评论以及对人生和生活的体悟和凝思,都没有脱离对当下语境的文化与文学的生存与出路旨归的探索与质循,是一种越过时间与时代荒漠对未来的文化凝视和终极指向性思索。
也许有人会想,作为一个诗人写随笔,而且到目前为止随笔集跟诗集几乎一样多,这会不会掩盖甚至逐渐抹灭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角色?翟永明曾经在《正如你所看到的》序言中说:“所有诗之外的写作都是对它的补充,或者说是为了使诗歌写作更为开放。”她把随笔写作作为拓展诗歌创作的途径与方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刘春自己也在《博尔赫斯的夜晚》后记中早就回答了这个潜藏的疑问:“一个作家以文字与世界对话,诗歌是一种方式,散文随笔是另一种方式(当然还有其它方式),这两种方式没有体裁上的优劣,而只有具体作品的内在品质的高下。”对于刘春来说,如果把刘春比作一个城堡,他的诗歌便是其楼台,而随笔则是其城池与后花园,刘春曾说过他只是一个写作者,想用文字构筑一个梦想中的城堡,而这个城堡的建构诗歌与随笔都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条路到底对不对,还将等待时间说话。正如波德莱尔说的:“站在高处,你就会知道时间它就是公正。”时间这位公正的裁判,他不会放过文字垃圾,也不会亏待真正的精英。我们相信,时间这面筛子,筛过之后,会发现刘春随笔中留下的是独具魅力的张力与质感、睿智的理性自觉等许多富有生命力与理论力度的闪光点。不过,也许与刘春的生活经历或为人处世有关,他的随笔中一些本该非常锋利的地方常常不免偏于“中庸”,因而显出不够锋芒,不够痛快淋漓,穿透力尚需加强,他的“随笔”这把手术刀还待“将奇异的剑术锻炼”(波德莱尔语)。
|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上一篇文章: 心灵之音的高音区 ——《幸福像花儿开放》 下一篇文章: 诗人与现实之间——评《正如你所看到的》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