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女子诗报网 >> 女诗观点 >> 正文
动 态 信 息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鄙俗时代”与“神性…
普通文章中国十佳女诗人揭晓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09…
普通文章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
普通文章英国最受器重诗人获得…
普通文章毕淑敏推出儿童文学《…
普通文章陆天明:我和我的父亲…
普通文章印地文版《西游记》出…
普通文章索尔仁尼琴另一面
更多内容
最近更新文章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2010年年鉴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10…
普通文章“新好男人写作”诗选…
普通文章意识的空间——对女性…
普通文章请记住这群女人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论坛对“新红…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我看女子诗歌或女性诗…
普通文章祖 国
普通文章曾经居住在很远的地方
更多内容
诗歌史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诗歌(一)/张立群         

诗歌史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诗歌(一)/张立群

作者:安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06 更新时间:2009/11/9 21:05:49
   

诗歌史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诗歌(一)

——王小妮与女性诗歌的多元展开

 

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张立群

 

 张立群,1973年出生于沈阳,汉族,文学博士。发表过学术论文、评论50余篇,涉及现当代小说、诗歌、电影、文学史,2005年被聘为甘肃文学院特邀评论家。现居辽宁沈阳。

 

谈及“女性诗歌的多元展开”,必须首先要明确它所处的历史时期主要是和90年代以后的诗歌写作有关。90年代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诗歌艺术潮流自身的变化,都使女性诗歌在告别集体态势的前提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注重语言的叙事、切近生活的现实场景,都使得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在众多的“个人化写作”中表现出诗艺成熟、多样的趋势。当然,对于世纪末最后10年的女性诗歌写作而言,其创作队伍无疑是庞大的;而汇聚20余年来活跃诗人于一堂的女性诗歌自然会在年龄层次上划分出三个乃至更多的代际。郑敏于90年代推出的组诗《诗人与死》,王小妮在持续10余年的写作后,终于在90年代显示出臻于境界的创作势头,以及大批知识女性进入诗坛后的“多元化”展开,都使得90年代的女性诗歌取得了丰硕的实绩。

王小妮,1955年生于吉林长春,少年时代曾经随父母插队,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创作。1985年迁居深圳至今。曾先后出版编选诗集《我的诗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以及小说、散文集、随笔集多部。

完成于1980年的“印象二首”即《我感到了阳光》、《风在响》是代表王小妮早期诗歌成就的作品,在这两首诗中,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诗人朴素而真诚的心灵和清新的诗风。同年参见首届“青春诗会”对于年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创作上的一次飞跃;在而后的一段时期内,王小妮的诗歌中一直弥漫着自然而随意的挥洒以及欢愉的气质。然而,80年代中期一个意外的事件却使诗人的诗风发生巨大的变化:大致于1985年迁居深圳前后,王小妮真挚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一种疑惑与隐约的激愤,写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如《爱情》、《车站》、《家》、《告别冬夜》等,都含有切肤般的疼痛以及在重压下坚强而不屈服的灵魂。迁居深圳之后,王小妮虽然可以以游离者的身份进行超然的创作,但是,“放逐深圳”的境遇还是使诗人在一段时期内选择了“歇笔”。1993年,在沉默数年之后,王小妮首先是以沉郁、感伤的长诗《看望朋友》继续她的写作。在这首历时一年之久,共由13首短诗组成的系列作品中,王小妮分别以北京、深圳为诗歌的“现场”,通过描述久别故都之后,再度探望时的感慨与心境,而透过抒情主人公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对话,更多要表达的却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似的生命体验。当然,复出之后的王小妮无论就心态还是诗艺上都趋于成熟和完善,在此之后,王小妮笔下流出的诗作均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白纸的内部》、《悬空而挂》、《看到土豆》、《白纸的内部》、《一块布的背叛》等作品都闪烁着诗人“自然与超然”的光芒,而“重新做一个诗人”二首即《工作》、《晴朗》,更是选择日常生活的俗境以及坦然的心态,揭示出一位生活于城市的90年代诗人的生活处境以及光环消逝之后的平凡状态。而这种描写,对于90年代诗歌以及诗人的现实生活处境无疑是具有代表意义和绝对的真实性的。世纪之交的王小妮已经随着步入中年写作时期而诗艺和境界越发闪烁出“超然的光芒”。虽然,其写作数量较少,但无论是经历的坎坷乃至传奇,还是几经磨练之后认识上的不断深入,都使得诗人的诗歌越来越被诗界所认识。作为新时期以来诗歌特别是女性诗歌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王小妮意义正在于她诗歌风格上的转变与新时期诗歌本身的几次转变相契合。尽管,在具体的转变上,王小妮的可能与舒婷、翟永明等几位具有时代意义的女性诗人存有不同,但在她身上,特别是在她那种融合自然与超然于一体的诗歌作品当中,读者正可以由此领略独特人格以及外部环境几经变迁之影响下,一个诗人最终走向成熟的写作历程。而相对于新时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诗歌而言,王小妮创作生命的常青以及被越来越多的诗人、读者所认可,正说明她本身的艺术高度和作品对诗界的潜在影响。

而具体到诗歌艺术上,王小妮总是将“写诗,我总希望让人们立刻就感到我的原始冲动和情绪。而这就对诗的形式有多方面的要求。总的两个字就是‘自然’”[1]的“自然追求”与心境上日趋“超然”的状态结合起来,从而在一种近乎“无技巧”的状态下进行叙述,因而,在王小妮的诗歌世界里,诗歌的艺术性并不在于其技巧和语言上的过分雕琢,而只在于真情源自内心、见于笔端。《不认识的就不想再认识了》虽然写于1988年,但对于这首后来不断流传、广受喜爱的作品而言,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展示了一个“行路者”的真实心态和从全部经历之中超拔出来后的思想结晶——

 

到今天还不认识的人

就远远地敬着他。

三十年中

我的朋友和敌人都足够了。

 

行人一缕缕地经过

揣着简单明白的感情。

向东向西

他们都是无辜。

我要留出我的今后。

以我的方式

专心地去爱他们。

 

谁也不注视我。

行人不会看一眼我的表情。

望着四面八方。

他们生来

就不是单独的一个

注定向东向西地走。

 

一个人掏出自己的心

扔进人群

实在太真实太幼稚。

 

从今以后

崇高的容器都空着。

比如我

比如我荡来荡去的

后一半生命。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我要留言|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8-2011 女子诗报网(nvzishibao.com)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女子诗报 本站技术维护:顾方软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