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动 态 信 息 |
 |
 |
最近更新文章 |
 |
|
|
|
|
 |
平淡而山高水深——读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的《发廊情话》 |
热 |
|
平淡而山高水深——读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的《发廊情话》
|
|
作者:罗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86 更新时间:2009/11/9 20:59:16  |
|
平淡而山高水深
——读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的《发廊情话》
王安忆的存在构筑了当代文学长廊里一个独特而丰富的风景亮点,她从其母亲茹志鹃的手中接过了一柄开掘生活这个庞大躯体的利锄,刨开了生活的真实面目。王安忆一直擅长从生活的海滩上随手拾起一些平凡的贝壳,然后加以灵感的浸染,雕琢成完美可人的艺术品。她的作品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其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虽平凡但让人品嚼不尽,真可谓“平淡而山高水深”(黄庭坚语)。
《发廊情话》亦是从生活中截取了一个断面,像是作者随意走进一家发廊,便有一部小说在作者感性而直感的叙述笔调中诞生了。王安忆不是个纯粹靠小说技巧塑就的小说家,她更大的魅力在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质感与小说世界的真实性。虽然琐碎、平淡、普通,但是其艺术精湛就孕育在这平凡与平淡之中,使得其艺术价值与魅力山高水深,让人读之如卷进小说世界的虚构现实里,成为其中一员,读罢又引人深思,可谓既能让读者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如她写洗头的师傅,从头发的颜色,到硬硬的发质,到鬓角的长短和形状,再到肤色的白、眉的黑、鼻的直等等,这一切都是满头泡沫的她透过镜子的反光观察到的。让人读之如亲身坐在发廊里打量着那位“艳”男,笔墨所到之处,无不透着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而对两个洗头妹的描写,笔墨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更真实更如临其境,从口音到有着风尘味的发型,到直楞楞的眼神、有几分秀气的五官和木呆的表情,再到走了样地紧裹在她们身上的流行的紧窄式样衣服,然后到她们洗发的过程,细碎如家常,但就在这如拉家常的叙述中作者把依次登场的人物一个个多角度多层次地亮相出来。而且这些琐碎的片断、侧影、细节,都贯穿着一条线,那便是一个女客人在发廊里回忆自己的故事,作为中心人物的“她”讲述自己的经历总是穿插闪躲,回忆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一些交替出现的素描般的静态人物及场景描写和对陈旧“事实”(facts)的陈述,发廊里的人们终日在饶舌中度过,却永远没有完整的故事。整个篇幅里只有描写和叙述,基本上没有对话,然而就是在这种漂浮的叙述、散漫的结构中王安忆的细腻、冷静、理性、丰富的创作特色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成为其永久的魅力与创作机密。
《发廊情话》中说道,“生活在时间的延续中,表面的漂浮物逐浪而去,一些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则沉积下来,它们其实简单得多,但却真正决定了生活的方式。”王安忆正是拨开了生活表面的漂浮物,在沉积的实质性的平淡的生活里撅出了生活真正的内容,虽平淡而山高水深。
|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上一篇文章: 用心灵谛视历史的天空——评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的《历 下一篇文章: 随缘文字,点燃思想之灯——读苏理立《随缘笔记》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