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为了相聚的告别/晓音
作者:安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85  更新时间:2009/11/9 21:06:0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纪念《诗歌月刊·下半月》创办2.5周年及停刊特辑九]

 

为了相聚的告别

——写在《诗歌月刊·下半月》终刊之际

 

中间代诗人、批评家、广东茂名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晓音

  

前些日子接到好友、诗人、编辑安琪的电话,说《诗歌月刊·下半月》可能会终刊。

当时,还有些将信将疑。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诗歌月刊·下半月》以其“新锐性”在诗歌界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诗歌理论界,它与众不同地团结了当今诗坛上的一大批中青年诗歌批评家。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它成了我了解当前诗歌前沿信息的主要窗口。

后来,在网上看到《诗歌月刊》发布的“终刊声明”。

尽管早先安琪已经在电话里说过这个结果,但面对电脑显示屏,我还是太不相信这个事实:这份在诗歌界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刊物,竟然也要无疾而终?!

稍为了解一点现当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在共和国的诗歌版图上,如昙花一现的刊物多不胜数。在此,我不想把话题扯到胡风、北岛等创办的诗歌刊物以及它们留给后辈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上。尽管,安琪在电话中也说到了《诗歌月刊·下半月》主编老巢新的诗歌设想,但是,面对“声明”我还是想起很多很多……

自2006年1月,从北京寄来的《诗歌月刊·下半月》的每一期,从视觉到内心给予我的冲击力是现在很难用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它的。

与其它刊物四平八稳,老少皆宜、新派古董兼顾的办刊方针不同的是,下半月每期一个主题,它始终是以“变”而获得大家的赞赏与认同的。从发表于刊物上的那些洋洋洒洒的评论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诗歌理论家陈仲义、吴思敬、张清华、徐敬亚、赵思运、张德明、向卫国、臧棣、龚奎林等中青年诗歌批评家们为我们打造的一场又一场诗歌理论的盛宴。尤其是2007年《诗歌月刊·下半月》主持了诗歌界首次为评论家设立的,由陈超、陈仲义、吴思敬、杨远宏、唐晓渡、徐敬亚、程光炜、谢冕、蓝棣之、燎原出任评委的“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的评选活动向诗坛推出了:张清华、张桃洲、周瓒、姜涛、臧棣、向卫国、谭五昌、杨四平、罗振亚、敬文东共十个青年诗歌批评家,更让人对之刮目相看。

后来,我在文学博士赵思运、张德明等的博客中看到他们近年来写的在诗坛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诗歌评论,大都发表于《诗歌月刊·下半月》,这就更让人不得不把《诗歌月刊·下半月》看作是中国诗歌理论界的“集结号”。

想想,2006年1月到现在,《诗歌月刊·下半月》共出刊27期,我和向卫国把每一期都保存了下来。从这一迭包涵了上百万字的刊物中,我想象得到,这份由老巢担当主编,安琪、刘不伟担任编辑的诗歌刊物,耗去了他们多少心血!我想,每一个看到过这份刊物的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尤其是编辑安琪独特的QQ约稿方式,更是开创了刊物约稿方式之先……

想想,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会随着“终刊声明”而与其它所有的事物一样,《诗歌月刊·下半月》也将成为诗歌界远去的背影。而我等这些曾经与之相伴了两年多的作者和读者也将面对并接受“终刊”这不争的事实。尽管诗歌界的风风雨雨、潮涨潮落已经教会人怎样的故作潇洒,但我的内心却仍然难以平静。

再想想似乎又觉得不奇怪。但凡从八十年代走过来的诗人都不会忘记,曾经以“先锋性、民间性”占据诗坛大半壁江山的《诗歌报》(蒋维扬、乔延凤先后主编)几起几灭,几死几生的历史到现在的《诗歌月刊·下半月》的劫数已尽,就足以说明,真正的思想解放与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2008年4月27日于广东茂名光华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