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冰中的火焰》读李见心诗集《比火焰更高》 凯华
作者:李见心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02  更新时间:2009/11/7 17:01:2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冰中的火焰》

                                     ------读李见心诗集《比火焰更高》

 

                                                             凯华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种慢性劳动。比如著名女诗人李见心的诗集《比火焰更高》就是此例。从2004年收到她惠寄来的诗集到现在,已经4年时间了,可我对该诗集的阅读仿佛才刚刚开始,尽管我已经无数遍的翻阅。走进一个人写作的心路历程,必须慢下来,一边思考一边欣赏。

    严羽《沧浪诗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里的别材是指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书,有了学问就能写出诗来。通俗来说,即诗人必须有一种天生的气质。先要有气质,然后才有语言,再有节奏,接着诗歌就诞生了。有了“气”才有诗,李见心也不例外。关外第一城的锦州一年四季分明,漫长冬季冰雪消覆盖,严寒与风霜锻造了诗人锐意思索与艰忍拷问的品格。解剖课上关于骷髅头的丰富经历打造诗人独特的细心与敏锐,像哲人一样的目光锐利而深邃。正是这样的气质决定了她诗歌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对生命的逼视与对人性的追问成了她写作的动力,同时也是她诗歌创作的恒久母题。见心的诗能够把理性与感性很好的结合起来,对生活的诗性关怀、对命运人生的智性沉思,显现在每一处诗行。诗人极力探查着这个世界,以哲学家的眼光敏锐地洞察一条河流:“有的人止于看到你/有的人止于摸到你/有的人止于穿上你/有的人止于穿上你/不再脱下”;对自我时刻保持一种警醒和距离“一米之内/我看不清自己/五米之内/我看不见旅途的风景”;《相对》以梅花为喻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你落在地上的蹄痕/开不出真的梅花/而我犁出的诗行/却能长出粮食”;而《生活》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味道:“那里有一只鸟/使天空变矮的鸟/那里有两个人/使深渊变高的人”;“午夜三点写着诗的人/一生都不会醒”,见心可能习惯于午夜写诗,安静,夜色如水,于是她看见“失眠的鱼和星星对峙”,在午夜三点,在诗歌中接近天籁,更接近自己的内心。

    读见心的诗,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充溢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意象奇诡,节奏铿锵,递进式的语态,往往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造成强大的张力,给人带来全新的审美愉悦。“风从来就没有声音/我们听到的只是我们自己/耳朵里的声音/骨头里的声音/血液里的声音/我们怕暴露自己/所以把这声音/嫁祸给了风”。这类带有逆向思维剑走偏锋的诗句,常常给人一刀致命的快感,尖锐而疼痛。“无数次迟到之后/我却以早退的名义/成为被告”,笔锋突转,于无声处听惊雷,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惊奇。“像一条直而窄的路/让车拐不过自己”这是诗人对口吃的形象性描述,意象独特富有魅力。“我的自身也没有形象/生于灰尘的轻浮/死于灰尘的重量”,这里的灰尘用得十分精到,一轻一重仿佛十两拨千斤般巧妙。“一朵云说变就变了/让天堂虚掩的门/若有若无”,轻盈的思绪伴着云朵飞扬,更显轻松与洒脱。

    容貌酷似俄罗斯人的见心,想必一定受到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的熏陶,诗歌中多有激情,但却不乏理性的节制与煅打。若论理性和感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首诗,那应该是《我是个疯女人该多好》这首诗:哲辩式的语句从头至尾,反讽的调子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爱情诗之一。伟大的诗歌多起源于美和爱情,为了海伦,阿卡亚人和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爱情诗,在《比火焰更高》中有专门一缉。“寻找”、“记忆”、“关注”、“理由”似乎是诗人在尘世间对爱与爱情最好的诠释。面对“阻隔了我们生活的大雨”,醉中“我听到沙子的尖叫”,然后“像抽掉一根肋骨一样/抽掉我的这段记忆”。“爱是活着的借口/活着是死的借口/死是爱的借口”,这是第十种不爱的理由,其实也是爱的理由。爱,是生与死之间的第三极。除了爱,世间还有什么?

    读过全书,我还发现一个独特的意象------“镜子”。“镜子”曾多次出现在见心的诗歌中,可见诗人对镜子情有独钟。镜子是专门映照事物的工具,它可以从正面或从反面真实反映事物的诸多疑点。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可疑的,暴露与蒙蔽,或许我们永远在不断接近真相的路上奔驰,但永远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细心的诗人发现盲人也照镜子,由此恍悟:“盲人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黑/我们的世界也不像盲人想象的/那么亮”。时间是永恒的,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你没有老/是镜子老了/镜子的记忆让它水银皲裂起皱/长上了黑斑/印在你的脸上”。“小鸟,小鸟/天堂的镜子”,想象大胆新奇,让人叫绝。就连邻居家的猫也“瞪着像圆镜一样的眼睛/”始终盯着“镜子”,“一次次扑到了/还是两手空空”。经历变幻的世故后,诗人感悟到:“我知道石头的内心还是石头/就像镜子的面孔打碎了/还是镜子的面孔”镜子是琢磨不透的,所以它耐人玩味。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自己,这就是镜子。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镜子,但我们却犹在镜中。

    每一次翻开《比火焰更高》,我都会有新的发现。但却找不到具体哪里有了新变化,就好象一枚树叶藏入一片森林,寻找与收获是同时进行的。

    相信见心会写一辈子诗,像史蒂文斯和希姆博尔斯卡一样,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左右手,双手合十,世界更加宁静。

 

 

                                         

                                                              2008年11月12日北京昌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