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晓萍
在地铁车厢,一个俄罗斯女人挨着我坐下,这个俄罗斯女人身上的异国气息,使我想起一个有着四分之一俄罗斯血统的女诗人——李见心。
俄罗斯是大诗人普希金的故乡,想起李见心我就想起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激励过无数少男少女的心,却给了女诗人李见心无法开释的疑惑。
初吻献给谁?
女诗人李见心的第一本诗集是《初吻献给谁》,这是少女李见心的诗集。诗人在其中最重要的一首诗《初吻献给谁》中感喟:
爱人多了有时并不安全
仇人多了也并不危险
我誓死爱着我的仇人
我永生恨着我的爱人
爱人与仇人正在心场中决斗
这最纯洁而纯粹的战争呀
幕后指挥者是一张女人的
嘴唇
最初拿到这本诗集的时候,我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女孩,女孩是读不懂这首诗的奥秘的。时隔七年,我翻开这本诗集,才明白少女李见心的诗集为何要叫《初吻献给谁》。
如果每个诗人都是自我心中的一个神,那么李见心就是维纳斯神。她一生都在旁观男欢女爱,一生都想从男欢女爱中提炼出高浓度的爱情与婚姻。所以李见心的诗不关风月,却每个字眼里都烙着爱情的指纹和婚姻的印章。
在《初吻献给谁》这首诗中,诗人就以一颗少女的心质疑爱情婚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选择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
诗人将“我爱的人”对应为仇人,将“爱我的人”对应为伴侣。生活在一个少女打算将自己最珍贵的初吻献出时,就开始愚弄她。让她得不到“我爱的人”,因此“我爱的人”成了我的仇人,却让“爱我的人”成了我的伴侣。不管是“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都让“我”感受到了爱,但这两种爱都不是享受,而是折磨。这张女人的红唇无论吻到谁,得到的都是伤痛。
这种初恋的伤痛体验,是大多数人人生中的隐痛。李见心的笔尖触及到人这个生命体中最不敢揭的伤疤,把它揭开来,小心舔拭。读过这首诗的人大多数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可以把生活这个骗局当作一件往事笑谈,但面对我们的心灵,再灿烂的未来,也无法弥补纯真年代纯真心灵中最纯的那份心愿。也正是这样一种心结,才使我们这个非神话时代的人们一遍遍感动于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片《大话西游》,感动于至尊宝一遍遍地使用“月光宝盒”让时光倒流,好回到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碰到对的人……因为爱情,就是一瞬间的一个眼神,在你一愣神的功夫,那双眼神也许就被时光,或者某个背影阻断了。
月亮似溃疡
李见心的诗写得如此透彻,多多少少与她的个人经历有关。除了她四分之一的俄罗斯血统给她一种异域的风情、气质,使她过早地跨空间、跨时空地看世界,她那一段卫生学校护士专业女生的经历也对她的思想和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中国文人中,大家都知道鲁迅是弃医从文的,鲁迅的文笔总使人能读出医生拿刀解剖病人病体的感受,看到血淋淋的手术刀下去,生生割下肿瘤来,痛是痛,却也痛快,能够达到心身康复的效果。李见心也是弃医从文,她的文字像X光,像B超,是透视人生,虽然不能给出良药,甚至判决你是绝症,但她能够直面人生的痛,诊断出人性的隐疾,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比如她的中篇小说《月亮似溃疡》。这部小说讲述一个女人在恋爱中与恋人第一次接吻就导致一种意想不到的病——口腔溃烂。
爱情的甜蜜与身体的病痛同时侵扰着这个女人,只要她与恋人接吻,口腔就发炎溃烂,数日不得痊愈。
大家都知道接吻是恋爱中男女最基本的性行为。也是确立恋人关系的一种仪式,表达爱慕之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在李见心的这篇小说中,热恋中的男女要为这种正常的欲望付出惨痛的代价。生活再一次欺骗了陷于男欢女爱中的女人。
这种被欺骗的体验是进入自由恋爱时代以来大多数早尝禁果的男女能产生共鸣的体验。
李见心作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在这部小说中以一个女人最纯真的吻,揭开这个两性相悦中的伤疤。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未婚孕行为却比李见心揭的这个伤疤严重得多。那些陷在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因学业、因工作、因经济等等问题,尽管可以自由地恋爱,享受两性相悦,但正常的性行为导致的孕行为却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溃疡”!尤其是女性在这种欢愉的两性关系中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往往成为她们一生中最不堪的记忆。严重的给她们后半生还会留下抹不去的阴影。我就曾碰到一个女大学生,她说在与男友同居期间她十一个月打了七次胎,而最终还与男友分手了。医生说这种频繁流产的经历可能会导致她将来不孕!
因此,李见心的《月亮似溃疡》尽管不是写未婚孕行为的社会现状,但它所透视出的两性交往中的这一隐疾,确实能使那些在欢愉的两性行为后面对不堪的残局大伤脑筋的少男少女们惺惺相惜。这是李见心小说的独到之处,它所隐含的智慧、哲理、经验是耐寻味、跨时空、跨地域,放之四海对应人类心灵隐疾的一种恰如其分的投射。我们研究这种投射也许不能马上改变某种现状,但至少让我们可以清醒地意识到——人生不只有欢愉,亦有痛,一些不可避免的痛。那些在品尝欢愉之前意识到会有痛的两性,或许会三思而后行,选一种更佳的方式、更佳的时机去享受欢愉,以避免不必要的痛。
比火焰更高
在揭示人生之痛这一点上,李见心是勇敢的,她的心灵也是为此而倍受了煎熬的。经过如蚕做茧般的自缚,她终于把她的痛都抽离出来,化作一种高贵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比火焰更高”。
《比火焰更高》是李见心的第二本诗集,是少妇李见心的诗集。
这本集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两首诗:《老床》、《慢半拍》。
老床
老床已经很老了
但还没有老过人 老过春天
它是欲望的载体
也是欲望本身
承载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梦
老床已经很老了
即使刷上新漆
也阻止不了它内心的老
老是它的一种义务
也是一种权利
老床已经很老了
还将继续老下去
一直老到死 老到不死
其实能够老是一种幸福
能够老就证明自己还活着 年轻着
老床已经很老了
但它还是没有老过天荒 老过地老
老过记忆
它大部分时间用来沉睡着
偶尔也会发出并非人为的叫喊
老床已经很老了
但还不失为一张床的体面
老床也是床老床才是床老床更是床
所有在它身上辗转的人都想与它融为一体
梦想着和它一起腐烂或者喂给火
写“老床”的李见心,已经比写“初吻献给谁”的李见心世故了百倍,成熟了百倍。她已经不再为青春的梦而遗憾,所有的激情都在婚姻中被荡涤为岁月的一抹残痕。这抹残痕的投射物就是一张老床。这张老床是一桩白头到老的婚姻的见证,但它还是没老过地老,老过天荒,老过记忆。白头到老的婚姻与地老天荒的爱情本就是两种幸福、两种悲剧。这种体验将婚姻的本质和爱情的真谛血淋淋地揭穿。
如果说写“初吻献给谁”的女诗人是个圣母一样的诗人,那么写“老床”的女诗人则是个智慧老人一样的诗人了。但因为这个智慧老人是个女人,因此,她还是掩饰不住女人天生爱感受委屈的本质。所以那首《慢半拍》又不得不令人唏嘘不已。
慢半拍
不懂生命时
我出生了
父母有爱有恨
我无缘无故
不懂爱情时
我恋爱了
回头率百分之九十九
漏网的那一个成了我的柏拉图
不懂婚姻时
我结婚了
在我眼里爱情和婚姻是一家人
一奶同胞甚至是孪生姐妹
懂得婚姻时
我失去了婚姻
柏拉图露出了物质的眼神
被小麦当娜勾走了
懂得爱情时
我失去了爱情
红颜已老 无视率百分之百
没有一个进网
懂得生命时
我失去了生命
小柏拉图已经给我买好了墓地
就等着我最后华丽地穿上它
这首诗又对应了一个老理:恋爱时我们不懂爱情。
和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奉劝不一样,女诗人李见心的诗没有对读者的激励和鼓励,而是把生活的骗局毫不留情地揭穿——她的诗歌涉猎人生的各个断层,每个断层展示的都是人生的骗局,她不只告诉读者,对于一颗天使一样纯洁的心灵,人生本就是一场大骗局,还将这些骗局的细节一一披露。在这个意义上,李见心的诗歌以警世的风格破茧而出,可以令懵懂的少年早熟早智。
因此,读李见心的诗尽管总能读出一种伤痛,却能从伤痛的体验中洞察到沉痛的教训,这种教训来自人生各个断层隐藏的陷阱。李见心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眼陷阱,读李见心的诗,读者必须要做好历险的准备,因为这些陷阱一样的诗歌会告诉你,生活的骗局在某时、某刻,某个地方,某个时代,等着没有防备的人踏进去。也只有读了李见心的诗歌,你才会将一个常理看得更明白:诗人自虐以使凡人获得智慧,一首绝唱来自不平凡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