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花变成盐
——兰雪的诗歌写作
王 琦
也许是起因于一场雪,纷纷扬扬下得像一首诗似的一场雪。冰凉的雪花轻柔地贴上脸颊,她的心中突然涌起言说的冲动,要言说自己和自己眼中的世界。这场雪有如神启。——否则,何以解释这个叫兰雪的女子对“雪”固执的热爱呢?从诗集《雪落无声》的名字到以“第几场雪”来作为年份小辑的划分,很显然,“雪”对于作者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象征意义。
“那场雪的真实性/变得越来越可疑。整个夏天/她都在翻箱倒柜,找那件被雪花氲湿的斜襟小袄儿//或者,俯身于月光下/轻嗅一叠小诗中,那场旧雪花遗留下来的旧味儿”。(《》)“雪”和诗在这里被联系了起来,并且拥有相同的气味。洁净、纯粹,消除世间一切污秽……这是“雪”的特质,也是兰雪心中的诗所应有的特质。“雪”对于兰雪的人生和诗歌写作,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精神世界的整体象征。
更多的时候,我耽于这样一种幻想:
树叶回家,雪花落地,六月的河水胀破腰肚
而我的爱人,青衫暗旧
惜三分月色,借一瓣桃花,乘兴而至
乘兴而至的,还有
迅雷,疾雨,天边的彩虹
以及醉卧在彩虹里的前世和来生
——《幻觉》
《幻觉》一诗富有古典韵味,境界优美,令人神往,这样的图景已年代久远,作为精神家园,它奢侈得成为一种幻觉。而现实呢?“依然,骑单车/上班,上菜市场,上一切想去与不想去的地方”。(《阴天》)
风力,二到三级
气温,摄氏二十八度
宜出游
宜睡眠
宜三五好友,饮茶聊天
有教书先生名唤
兰雪,上课三两节,读诗若干首
平平淡淡,又一天
——《四月六日纪事》
现实生活毕竟是不唯美的,不必说“门前划船/屋后种花”(《理想生活》),就像出游、睡眠、饮茶聊天这些闲情逸致也只能想想而已,为了生计必须要工作,要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若只是平淡也就罢了,生活还如张爱玲所说充满了“啮咬性的小烦恼”,这对于总是得匍匐于日常生活的女人来说确是致命的障碍,“这是一个被生活埋得太深的女人/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泥沼里/浑身上下,体内体外,沾满了滚滚红尘”。(《感恩》)为了维持内心的洁净与纯粹,女人一边竭尽全力抵御外界对精神的消耗,一边在身体内部制造出一场场雪,“一个女人,一个写诗的女人/体内的雪,下得越大,那树虚构的梅花儿,开得越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兰雪的诗歌写作中,这种精神世界与现实生存的紧张关系及诗歌写作对此紧张关系的缓解很值得关注。
怀着一颗洁净纯粹之心的兰雪行走在尘世,却以一双热眼打量着世间万象,目光所及之处,心必有所勾连,所见所闻都引起她内心的激荡。她的诗有雪地的纯净,亦有现实生活的烟尘:
敦实,能干,年近不惑。九二年棉厂下岗
卖过小吃,烤过羊肉串,宰过毛鸡……
南下深圳,北上天津……
到目前为止,已换过十几个行业,可以说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就是养不起一双儿女!
——《同学大刘》
那个自以为是的鱼贩子
把一条刚出水的红鲤,从天平上取下
放上,反来复去地称来称去
转眼,春天已过去大半
天平的另一端
房者一颗古老的砝码,油腻
发黑,不经意间,还能闻到些许鱼腥味儿
——《天秤》
这些诗少了精雕细琢的秀气,眼光犀利,视角独特,有一股奔涌贯穿的叙述力量。这一类诗不是她的理想之境,却是她内心非写不可、不吐不快的东西。这些诗牵引着她的目光向下,向更深更暗处摸索,但诗人的心却始终向往着明亮和光洁的,这使得诗人似乎有一种撕裂的痛楚。在《献歌——给我的分行文字》中,诗人写道,这种撕裂的痛楚使她发出“一声血红色尖叫”,而她在被“彻底挖空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付容纳大悲与大爱的骨架”。兰雪的诗歌是一种爱的诗歌、承担的诗歌。
兰雪还常写一些短小的富有童趣的诗,那属于她内心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以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美丽得多也有趣得多,诗人就应该随身携带着孩子般的天真,随时发现令人惊喜的美丽。
好大!好大!
整整大了一宿。早上一开门
嚯!满满一院子的
风,好安静!
——《昨夜的风》
这首小诗朴拙中有圆熟。一开头的两句“好大!好大!”像个有点害怕却还欢欣的孩子躲在窗户后面听呼呼风声,紧接着“整整大了一宿”的这个“大”字很妙,像孩子还不懂得分辨形容词和动词时随口说出的病句,但效果比“吹”或者“刮”形象得多。一个“嚯!”的声音意象使人似乎看到小孩子睁大眼睛站在了门口,他看到了满满一院子安静的风!诗人的想像与语言很是独特。
一首名叫《一个咸味十足的女人》的诗也许可以看作是兰雪对自己的评价和总结。脱水并不意味着干枯,而是一个沉淀、凝聚和结晶的过程。盐,是生活的珍贵之物。当雪花变成盐,一个人也许是真正得到了生活的馈赠。也许,写诗的生涯使兰雪的生命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结晶。
她曾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女孩
体内蓄满了生之泪水
经过生活的
一次次
脱水
终于,变成一粒盐
如今,放在生活的坛坛罐罐中
有些潮湿,有些晃眼
尝一口
厚咸
——《一个咸味十足的女人》
如果说兰雪的诗歌有什么缺点的话,我觉得可能是这个有着率真之气的女诗人,从来不惧在诗里表白甚至解剖自己。这一特点有时使她的一些诗作失之直露,她在诗歌语言和形式的锤炼上可再精益求精。
(王琦,女,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